论教会的民主制度讲章

作者:李朋 来源:[网络收集] 浏览:
论教会的民主制度论教会的民主制度论教会的民主制度关键词:权威、民主、主权、背正摘要:教会因为是神从世界所差出来的一群人,因此具有特别的团契特点,具有特别的团契内容...

论教会的民主制度论教会的民主制度 论教会的民主制度关键词:权威、民主、主权、背正摘要:教会因为是神从世界所差出来的一群人,因此具有特别的团契特点,具有特别的团契内容,需要特别的团契制度,而这个制度可以被描述为民主。只是对于民主的含义以及执行都具有很深奥的意思。如何深入的了解民主并民主执行过程中的背正性,都将成为值得探讨的内容。正文:教会乃是神从世界所召出来的一群人,好像上帝从埃及召出他的选民来敬拜他一样。故此,教会自然含有与社会完全不同的成分和意义。为此缘故,马丁路德将教会分为有形的教会与无形的教会两个层面,即现实中的教会和真理中的教会。这种区分虽然将更多艰难的问题解决得很容易和很清楚,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很艰难,甚至也成为攻击教会的人的把柄,认为教会之所以将之区分为两个层次,是因为不能够处理好世界上的事情,故此借口推托。实在说来,倘若在人的里面不存在二元或者三元,那么同理运用,则在教会中就不该存在两个不同层面。因为到审判的时候,是不分层面的,都是一同面对审判的。故此是否可以这样区分,可能还需商榷。除去以上的问题,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是很难以面对的。比如教会的管理问题,到底如何管理,管理制度如何才能展现神的美善,才能合乎上帝的旨意,才能完全的表达上帝的心意,可以说在人类教会的历史上,诞生了也繁衍了很多的教会体制,产生了很多的制度理论,是否这些不同的制度都能指向同样一个终点?在执行的过程中,是否这些不同的制度都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呢?或者这些制度之中也只是一个学习过程,或者只是一个没有终了的判决?仅仅如此吗?为了解决这些疑问,我们要对教会的民主制度进行一系列的研究和反思。一、教会历史上的几种制度1、无制度或松散的制度:贵格宗或达尔兄弟会;公理制。由于对人的不信任,造成这种松散的制度或者根本就是无管理状态的制度,这两种状态都有渴望圣灵带领的意思。不管是兄弟会还是公理制,都出于一个矛盾的选择,选择了依靠圣灵的带领。在理论上说,这是很好的,很属灵的。但是在实质上说,这又是最危险的。从圣经来看,上帝似乎并没有弃绝人的管理才能和管理地位,并且一直都在带领人建立一系列合适的管理结构。从亚伯拉罕,上帝就赐福于他,并由他赐福于子孙后代,到了摩西时代更是如此,不但颁布了律法,也确定了整个管理结构和管理人员的来源,管理结构成为一个可以延续的制度,世代相传。在犹太人反对摩西的过程中,就曾经利用人人心里的这种不平衡心理挑起事端,要向摩西发难。民数记16章记载了这次发难时所使用的借口“你们擅自专权,全会众各个既是圣洁,耶和华也在他们中间,你们为什么自高,超过耶和华的会众呢?[1]”这些人聚集攻击摩西、亚伦,是为了得到像摩西、亚伦一样的权柄,但是他们没有用自己的身份与摩西抗衡,反倒将全会众搬出来,以民主的威势压倒摩西。可是摩西没有对此软弱,因为他深深知道自己的服事乃是来自于上帝。这一次事变也成了历史遗迹,不再见到了。只是这件事情所引发的思考是值得仔细思考的。首先,为什么这些人可以使用全会众的名义呢?为什么像摩西这样一个伟大的人物也会受制于这么简单的称呼呢?可见,不管人有多么大的权威或者权柄,都将需要严肃的面对这种看似民主实则阴谋的叛乱,都将严肃的对待这些看似自由的建议,实则阴险的分裂的诡计。若不警醒,就将很容易被这种诡计所算计,而失去自己的立场,成为历史的渣滓。通过这件事再回头看上述两个组织制度,就能看到这种群众思想的端倪。严肃一点说,群众是没有思想的,是可以被扭曲的,是可以被完全的欺负的。故此,任何名义上讲求民主的制度实际上正在借此否定耶稣的绝对权威,借此否定教会制度的良性作用,乃是一种消极的组织观。相信上帝建立的一系列组织制度并非让人产生这种消极的观念,乃是让人在自己的本分上尽职尽责,虽然人间并非尽善尽美,但是依然能够造就人,成全人。2、与国家联合的制度:以拉斯都的国教派、全国性教会、圣公会、罗马天主教。这些教会的管理制度的特点就是都或多或少的与国家联合,无论是富裕国家形式上的权力,还是赋予国家象征性的权力,都认为教会的行政管理权与国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观念可能受古代以色列的体制影响。因为在古代以色利的体制当中,君王有行政管理的权力,而宗教或者真理的权威在祭司和先知。受这些影响的这些制度,在行政管理权是否属于教会的问题上踯躅不前,不能决断,以至于消极性的居于一隅,或者完全的放弃。这种观念所带来的问题主要在于,国家原本和教会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教会既然是神从世界中所召出来的一群人,就会完全与世界不同,不可能再回到世界的管辖下面。虽然保罗教导门徒要顺服当官的、执政的、掌权的,但是这恰恰说明了他们原本可以不顺服,只是为基督的缘故,他们宁愿选择了顺服而已。同样都是管理,同样都是行政的手段管理,在教会与在国家中就存在不同的意义,带有不同的目的,含有不同的后效。在国家中,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增加税收,使国家富强,不论是否行使在真理里面,只有手段能够达成后效,就可以持续进行不同的甚至不义的手段。在教会中,不但执行管理的过程是一个学习和思考的过程,而且执行者本人也是被执行者,同时,执行者也是学习当中的一个人。人与人之间不存在利益上的关系,不存在利害关系,仅仅存在学习的彼此互助关系;并且由于是在教会中,每一样事工的意义都有属灵的美善,故此都为建造教会,建造人的灵性。若以国家的管理直接代理教会的管理,就将产生灵里的困扰,使教会成为手段和目的的分裂,甚至完全的分隔开来。 3、自成体系的制度:长老制长老制由于存在教会内部完善的管理机制,并且有互相制约的机制,因此被称为最理想的管理体制。在神学研究中,包括公理会、天主教、圣公会,都承认归正神学长老制是最符合圣经的。长老制的特点是:(1)   确定教会的元首是基督,他是所有权柄的根源;(2)   基督的绝对权柄在教会中无形的显现;(3)   耶稣基督在教会中借他的道管理教会;(4)   耶稣基督把他的权柄交付给了全教会,不是交给教会一分子;(5)   耶稣基督借着教会职员和教会会规来实行他的权柄;(6)   圣职人员的工作和责任不是听取民意,乃是听取神意;(7)   教会的权柄最主要的地方是在地方教会中,经过堂委、区委、州委、省委、国家委。这个过程中是指着教会的圣职人员。 二、民主制度是期望人不是被单独创造的,当人被造的时候,就有了团契的含义,不但含有与神之间的团契,也包含人与人之间的团契。撒旦最开始诱惑夏娃的时候,就是利用人的欲望,就是利用人想要与神平等的愿望。也就是说,正是因为它提到人能够与神相同,才打动了人,引诱了人。也就从反面说明,从那个时候起,人就渴望平等,无论这个平等是否是可行的,都想要寻求。而平等的开始,就是民主,就是自由。从这种历史的进程中,可以使我们看到,民主乃是一种期望。1、民主的真实含义从中文来看,民主的含义可以有三个:1、人民做主;2、人人平等;3、人民有权表达自己的意见并看见正确意见的执行。若从democracy来看,则民主的意思只有第三个意思,即,人民有权表达自己的意见并看见意见的执行。倘若民主的含义是人民做主,就成为一个因为无法执行而不存在的理论。因为人民与人民之间一定存在意见相左甚至相悖者,倘若这两方面都要做主,就一定谁也做不了主,自然就会出现主席空缺,自然就会有特异的现象出现,就是可能出现一方以诡诈的手段宣称代表了所有人,并因为手段比较聪明或够强大,使得另一方的发言权被无情剥夺,最终达成的共识实际上是在不公平的境遇下达成的。倘若民主的含义是人人平等,就存在一个隐含的空缺,就是谁是那执行者。因为既然人人平等,而平等本身不是自然的产物,乃是非自然的产物。自然只有产生不平等,好像树木和草无法平等,花儿与绿叶无法平等,水中自由的鱼与不能移动分毫的海草无法平等一样。自然的产物就是差别,就是不平等,而人若寻求这种外在的平等,必然需要人为外力的加入,倘若这个人为外力不够大,也不可能达成。故而,人人平等的背后实际上正在呼唤一个强大的执行力量,和强大的制定法规的力量。而这个力量显然与平等范畴内的人截然不同,不能平等。也就是说,当人在期待平等的时候,不平等先来到了。只有第三种含义的民主是能够实现,并且也不至于带来隐含的危机的一个定义。因为这个定义当中没有隐含什么特别的意义,乃是讲到人有一个发言权,也有一个行动权,这是无论什么样的环境都不得不承认的。这个定义并没有对真理让步,乃是让顺服真理的人感受出来,体验出来。2、民主期望的含义相对于民主的定义,就存在普遍性的民主期望。如前所述,这民主期望源于亚当和夏娃,并且因为时代的变迁继续不断的遗留下来。虽然民主的真实含义只是发言权和发言权的执行,但是在民主期望的过程中,常常出现不正常的期望值。包括前次所引述的大坍、亚比兰反对摩西、亚伦的实际,都是由于对于民主的不正当期待造成的。当这些反对摩西的人说道众民都是圣洁的时候,乃是引述出了他们内心的期待,他们不是期待有正当的发言权,乃是期待有做主的权利。虽然他们以人人都可以做主为借口,以人人平等为缘由,而其根本原因乃是要成为人民做主和人人平等背后的主宰者。当他们这样思想的时候,他们觊觎的是摩西和亚伦的位,并不是他们的劳苦和忠心,乃是他们的荣耀。故此,民主虽然是一个美善的词汇,可是民主期望的含义乃是法西斯主义,是集权主义,是消灭一切异己的共产主义。这是对民主的错误理解导致的结局,也是人的罪性所不可避免引发的问题。3、民主制度的优劣民主制度在论及的时候都是美好的,友善的,但是其优劣的关键乃在于执行的机制。倘若没有合一的执行的机制,就没有真正良好的民主机制。一方面民主机制似乎在抵制制度的固定化,另一方面,民主机制也必须要通过固定化的制度被固定下来,完成美善的使命。故此,民主机制的优劣直源自执行机制的优劣来确定。在如今的世界上,各个国家都有不同的民主机制,在这些民主机制中,有些国家显得很拙劣,因为常常造成混乱,造成国家的动荡,但是相对比另外一些国家似乎就很平稳,就不容易受到冲击。其根本的原因三、权威的背正性在教会制度中的体现1、民主不能脱离制度实现民主成为一种期望或理想,让各教会在构建自己的体制的时候,必然会思考民主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因为民主不能脱离制度实现。若要实现民主,必定要有民主制度作保证。若要让每一个教会成员都能有充分的发言权,就必定要有一定的民主制度保证这种权利的实现,故此民主就成为了被保护的权利和权力,也有此得出了一个结论,就是在民主的背后,民主的制度本身超越了民主成为一个控制力,而民主的制度也不是自然产物,乃是人为产物,或者神为产物,故此,在民主的制度上就会高踞着人或者神。即一个制度的设立者设立了制度,用来制造民主,制造平等,而这个设立者自己也必须从此服在这个制度的下面,成为被制约者。这很类似于人将无生命的偶像拿来崇拜的样式,但是不同的乃在于,人对于制度的制定或者废除都不含有崇拜的成分,乃是在使用。而在有形的制度之中,其实仍然含有无形的真,就是义。正是由于人们对于“公义”的渴望,和对执行“公义”的诉求,导致了人对于制度的创立和约束。创立民主制度乃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执行民主,让“公义”显明,而必要的时候,废除民主,也是为此。只是,这样一来,显然有一个不能被制约的因素存在在固定的制度之外,如果能够将之用词语来形容,我想可以使用“威权”。所谓的威权,不是有形的权力主体,乃是无形的权势,无形的在人心中造成的真理的执行人的象征,并且会在无形当中掌控着一切。这种情况下民主的真实含义其实不是在人民中。2、民主一定指向一个核心按着民主的定义,应该就像那些反对摩西的人所追求的一样,人人平等,人人都有机会发言和管理,人人都有机会表达自己,都能自由的表达自己的主张并实行自己的主张。但是从圣经的记载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些以民主为旗号反对摩西的,恰恰就是要完全破坏民主的人。但是我们这种思想并没有真正的证据可以证明,只能从猜测得知。其矛盾和不能解释的地方主要在于,民主既然已经是人人都平等,是否还需要有一个核心?这个问题的终结点在于人的被造的特性。倘若人的被造就是一个游离的离子,那么人在民主的诉求上就不会显得那么矛盾和必要。偏偏人的被造既有不能变更的终极性,又有寻求游离的特性,故此,就产生了矛盾。也就是说,尽管人人都在寻求自我的表达,但是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人在内心深处仍然寻索一个中心,一个可以将远游的游子带回家的中心力。故此,在民主的进程中,很难摆脱集中的影响,很难摆脱唯一性的影响。在历史的进程中,在世界的格局中,这种局面常常被演绎出来。不管是摩西的时代,还是罗马时代,还是如今的教会行政。对于如今教会几种行政组织制度,就可以清晰地发现,在这些组织制度当中,其实就在这些矛盾中寻求解脱。兄弟会和公理会似乎在寻求一种更大的民主,给与所有与会人员一个更大的自由度,可以自由的发表自己的见解。可是,当一个问题出现的时候,弟兄的意见或者群众的意见就必须要归结为一个意见才能执行,而这个归结的过程就必然出现矛盾,即以什么为基准。在基督教的教义当中,比在社会上更容易把握一般的标准,但是并不能因此就确定说在执行社会的组织制度的问题上没有矛盾,没有难题。可以说,在教会运行的过程中,各种各样的难题举不胜举,很难有一个定论。大公议会的决议最终成为定案,也是在执行各种决议之后才出现的解决方案。而所谓的大公议会是否在组成上就合乎民主的制度,是否在执行上就能够反映所有人的心声,就成为一个不能不面对的绝对难题。故此,到目前为止,坚持以大公议会决议为准来行事的教会,以及反对以此为标准行事的教会比重基本相同。可以说这是一个不能直接面对的问题。而相反,倘若在教会组织制度上完全采取国家的行政组织制度,先确定了一个中心再控制教会内部众人的意见,就成为更不可取的方式。因为倘若连发表意见的权利都不存在了,则民主就更荡然无存了,那么就必然会出现更大规模的反叛。这就再次回到摩西时代了。相信思考这样的问题,首先需要问一个问题,就是民主的意义何在?好像人生存的意义何在一样。倘若民主的意义只是为了更多的向度,更自由,那么民主的意义与不民主的意义没有什么区别。而实际上民主的意义乃是众在要人认识到个体的尊贵,也要认识到个体与群体之间的联系,因为没有个体对群体的委身,就不存在团体,就没有是否民主的前提。故此,说到最后还是需要个体对于自己认识和对于团体的认识。 3、民主与集权的背正关系如前所述,民主既然是人人都平等的,为什么还需要制度来辖制,既然有了制度,那么民主的个体其实就是在享受管制,而不是享受民主。但是同时,也必须明白,没有管制者执行管制,民主就无从实现。巴黎公社起义到了后期出现了很多无政府状态的混乱,其根本原因就是这个。在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也常有类似的现象,归根结底就是不能将民主和集权完全的区别开来。集权就是要有一个明显的核心,由此达成一致,使得所有的人都能够接受这集权者的号令,并因此达成统一的步调。而民主似乎与之相反,似乎给与个体人更多的自由和更多的权力,只是,民主这样的理想无法通过没有中心的制度实现。设想,一百个人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而对于这一百个人的集体来说,他们未来的方向或者作为只有一种选择,无论选择谁的建议,都将否定其余人的建议,都将成为有限性的满足一部分人的意见的选择。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那些意见遭到了否定的人来说,他们虽然述说了自己的意见,但是是否感受到了民主,是否体验到了民主的意义。中国的政策里面是说道“无产阶级民主专政”,可以说,这是一个近乎诚实的说法,一方面,他坦诚的承认说这个国家的民主体制不是所有人的民主体制,乃是只针对无产阶级的民主,对于资产阶级以及地主等非无产阶级则只有专政。同时,另一方面,在专政上,也不是任何人都有专政的权柄,也只有无产阶级有这种权柄。这是中国的政体,正好反映出了民主具有矛盾的对立性的特点。但是这也只是反映出了沧海之一粟,因为在建设国家的过程中,即便都是无产阶级,即便都是站在专政立场上的当权者,依然会出现矛盾分化或者意见分歧,甚至因此产生极大的对抗,在这样的情况下,民主的含义究竟是沉默还是操控?民主若等同于无政府主义的自由,则民主的意义就不存在。按着人的自然状况看,不断地趋向不同的方向和思想是人的一个共同趋势,那么如何真正达成民主呢?民主是否就是人有这种自由的蔓延不加限制呢?民主是否有其绝对的中心以确定各方证伪呢?回到摩西的时代,当摩西带领以色列行走旷野的时候,以色列民就对摩西发怨言,并要求食物和水,当他们发怨言的时候,摩西就从神领受权柄喂养他们,这种机制所表现出来的似乎就是民主。因为每一个人都在发表自己的观点并看到自己意见的成就。但是当他们选择背叛的时候,摩西从上帝领受权柄管教他们,他们所拥有的言语的权力就似乎被夺去了。他们所享受的旷野经历到底是民主还是不民主呢?按着人所能理解的,民主与集权是对立的,可是从摩西所带领的以色列人的经历来看,摩西实在是集所有权力于一身的人,但是也的确是让所有的以色列人都能够发怨言的,甚至他们当中还有人敢起来反抗他。可以坦白的说,摩西的领导是对以色列人有权利发表自己意见的特别保证。因为当没有摩西带领以色列人离开埃及的时候,这些以色列人不但连发言的权利都没有,甚至连生存的权利都受到限制。故此,从历史的眼光看,摩西的带领恰恰的保证了以色列人民主权利的得回。只是,摩西的这种制度却是明显的集中制,因为所有的事情都要归在他的下面得定论。这也是那些人反对他的原因,因为权力,尤其是集中的权力是很多人渴慕的。只是上帝没有将这种集中的权力随意地交给任何一个想要集中管理的人,反倒交给了摩西,而摩西确实一直推辞这权力的。故此,民主与集权的背正关系就显示出来了,既民主似乎与集权反对,却实际上与集权同存,集权在使用正当的时候将成为民主的保证,而民主在发挥正当的时候将更好的促进集权的效力。他们似乎是一体的两面,互相促进。但是若不能正确执行,则会成为完全对立的,互相抵消。小结:在历史的进程中给我们看到甚丰富的应许,看到神特别的带领和启明。虽然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内心深处都渴慕真实的民主,但是在世界上生活的时候,只有那些愿意委身于一个组织,愿意顺服一个政治制度的人才能真正地体会到民主的含义。可以说在人间没有绝对的自由,也没有绝对的民主。因为民主的真正含义背后,含有一个不可见的总括全局的力量,就是上帝。只有在完全真理的统管下,才有真正的民主。并且这个民主只能限定在人的范畴内。 [1]详见民数记16章1-11节。 相关阅读: 教会的根基 (奇奇, 2009-1-09) 《致各基督教各教会的一封信》(上) (仰光, 2009-3-01) “偷着进来”窃取教会者的嘴脸(聂钳华) (聂钳华, 2009-3-15) 主的教会是圣洁的 (心灵, 2009-3-27) 为教会肢体的婚姻祈祷! (天堂爱子, 2009-3-27) 大江教会2009年5月份讲道计划(2009年4月24日制订) (风中的歌, 2009-4-25)

0


    分享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