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返回本书目录

 

传道书第二章

 

追求逸乐?(二111

别抹煞Koheleth的长处;他并不轻易放弃。倘若知识不提供人生真正意义何处寻觅的答案,那会是甚么呢?为甚么不试试追求娱乐?在我们尚未加以察究便把他与今日或任何时代寻求逸乐的大众混为一谈之先,让我们注意他在作甚么。他不是提倡胡涂的放荡。你决不会发现他醉酒昏庸,或置身人们爱莫能助的吸毒者群中。对一切行事,他决心保持自制──‘我心却仍以智慧引导我’(3节)。不错,他会寻求酒的刺激,但决不作它的牺牲者。这是一种经验。他想看看它是否有效。它证实无效。像许多在他以前和以后的人一样,他发现追求逸乐,寻求幸福,乃是自取败坏。

他依高贵时尚的标准过生活。他为自己建立一己安稳的天地,有一切我们通常视为世俗成功的标志。他若活在今天,无疑会经营石油,或成为一个国际大公司的主席。他在瑞士和巴哈马会有别墅,在伦敦和纽约会有大厦顶的华屋。他是艺术的赞助人。他满足他的性欲。他是个获得自由、靠自己力量成功的人,为自己的成就有一切理由足以自豪。对其评价如何呢?毫无意义,一切不过是hebel,不过是‘捕风’(11节)。那并不是他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有任何遗憾;他并不为此辩解。那只是给他证实追求逸乐并不是人生终极问题的答案。他在私家喷射座机和‘锦豪门’生活方式等量齐观的生活中找不到答案,不应使我们住嘴,不究问我们的价值观。人生真的在乎追上潮流或超越潮流么?Koheleth,像我们大家一样,必须面对耶稣那似非而是的话语中的挑战:‘……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丧掉生命;凡为我丧掉生命的,必救了生命。人若赚得全世界,却丧了自己,赔上自己,有甚么益处呢?’(路九2425)。Koheleth出发要赚得世界提供的一切,但他从未发见他自己。

香膏中的苍蝇(二1223

追求逸乐既然只引人进入死胡同,Koheleth遂警告:以他拥有支配一切资源的情况,尚且发现如此,那对任何人来说,其结果大概也不会有任何不同了──这似乎是十二节下半节那段费解经文的意义,关于这段经文,英译本的文句可提供多种不同的解释。所以,他转过来注意人类种种丰富的经验,从光谱这一端的‘智慧’至另一端的‘愚昧。’我们在绪论{\LinkToBook:TopicID=104,Name=緒論}中已讨论过十三、十四节的各种解释。是的,他说,智能有实用的价值;它能引导你渡过人生,防止你犯许多愚蠢的错误。但是有两个暗礁:

(一)不论你是智慧或愚昧,终必使你分受同一命运(1517节)。你至终要与死亡面对面,死亡对我们人类偌多的自负、愿望、和成就,都加以嘲弄。这思想与Koheleth的想法十分接近。他知道有一天他会像我们所有的人一样,站在最后的边界上;而且在这界那一边,在他看来只有一个高不可测的一无所知(请比较三1921)。他一旦越过那边界,不论他以往的声望如何,他立即都会被人遗忘。像从旧约临到我们的大多数声音一样,他对任何其他的生命都没有保证。他并不知道死亡已丧失它的毒钩,已被我们那复活的主吞灭了(林前十五54及以下各节)。他是更接近布禄克(Rupert Brooke)在如下的诗中很适当地表达出来的心情:

死啊,早在我厌倦监视你以前
你必然会找到我;
并且突然之间便把我荡进
那为最后归宿的阴影、孤寂、和泥沼中。

Koheleth知道他必须接受这事实;但他这样做并非不表示抗议。第十六节大多数英译本都暗示那心情是一种悔恨或忍受的心情。因此新英文译本译作:‘啊呀,智慧人和愚昧人都一样死法!’若这句话能反映出内里的抗议和痛苦则更好──‘智慧人怎能恰像愚昧人一样死法呢?’──Koheleth发觉这抗议的内容是难以接受的。Koheleth说,一切全都错了。为甚么在人生中对我们这样重要的一切区别,例如智慧人与愚昧人之间的区别,当我们所有人来到人生的实况面前面对面时,就要突然变为毫无意义呢?

(二)还有另一件使人心痛的错误(1823节)。你可以用你的一切技巧、才能、精力,你可以竭力工作、焚膏继晷,为你自己创造安全的将来……然后死亡来临。你那样费力成就的一切这时便归给别人,他没有动过一只手指便得到了,他可能没有你的才能和干劲,他可能不过是一个愚昧人。这并非令人感到安慰的思想;这是‘大患’(21节),全属于潜伏生命中心未有解答的‘为甚么?’的部分。

Koheleth想到了……而思之令人伤心。他太诚实面对现实,使他不能不黯然神伤。

与人生达成协议(二2426

那么Koheleth怎样与人生之无可否认且令人伤心的事实达成协议呢?在这段经文中,我们初次听见他肯定的忠告,在整卷书中以一种或另一种方式加以复述的:人莫强如吃喝,且在劳碌中享福(24节;请比较三1213;五18;八15;九7)。

他请求我们去做甚么呢?叫我们去享乐,因为别的事情都无关紧要么?不!或是接受人生中基本的东西,就如饮食,便以那些东西为满足么?不,不只是那样。

我们必须把这些话,放在他已讲过的所有事情的背景对照下。他声言,对人生中那些最深入的问题都没有答案。 神不要我们寻求这样的答案时扯自己的头发。祂已赐给我们生命,那就是一切,我们的责任便是在生命日复日地临到我们时,把它充分地活出来,不问那些不必要的问题。重要的是寻常里 神赐予的生命,不是我们对它的各种想法。

这是一种古老的人生观。这种人生观我们在古巴比伦吉加墨诗(Gilgamesh)故事中一个旅馆主人口中已经听过了。当人告诉她,说吉加墨诗正设法发现永生的秘密时,她对他说:

你寻觅的生命你会找不到。
当众神创造人类时,
同时为人类预留死亡,
生命却保持在他们自己手中。
吉加墨诗,充满你的肚腹吧,
日夜享乐吧。
…………
要照顾紧握你手的小孩,
让你妻子在臂中获得乐趣。
因为这是人类的任务。

这也是现代的人生观。请再留心听玛歌芳婷女士所说的话:‘要紧的事,是生活、欢笑、忍受、吃喝、与相爱,其他一切则听其自然’(见同书,第二○六页)。这是许多人共通的态度。传道人可能坚持人必须关心人生那些重大和终极的问题,但许多人并不这样。他们准备就地解决临到他们的生命,逆来顺受,尽他们所能过得快活。Koheleth便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得到这结论,并不是因为他没有思想人生,而是因为他已经长久而认真地把它加以思想,并且得到这种结论:即是其他的态度都无意义。他并不把这种决定当作次好;他确信这是 神要求他的,它是‘出于 神的手’(24节)。虽然二十五节费解,可作各种译法,它似乎是强调同一要点。我们可能不会赞同他,但我们应尊重他的正直。他不准备扩大关于人生的权利,过于他能辩护的。

饶有意味的是,另一位犹太作家所说关于生死的话差不多完全相同,他就是西拉赫之子耶稣,次经中我们称为传道经(Ecclesiasticus)之作者;而且他是在从一种更热诚、更确信、和传统信仰的关联中说的(传道经十四章十二至十七节):

要牢记死亡并不延缓;
你与坟墓约定的时刻则未揭示。
你死以先要善待你友人;
尽所能尽量帮助他。
别错过一天的赏心乐事,
或放弃你分享的无害乐趣。
你岂打算把劳碌得来的全都留给别人,
让他们尽量支取你费力赚来的财富?
要施舍并要接受;要宽容自己;
你无须期望坟墓中的风光。
人的身体像衣裳一样穿坏了;
因那古来的宣判至今有效:你会死。

我们是否像西拉赫之子耶稣在安全的传统信仰内这样说,或是像Koheleth脆弱而活在许多未有解答的问题中那样说,都提醒我们大家都要分享的;生命是日复日地临到我们,叫我们负责地去处理并乐意去接受 神给与的礼物。我们若不那样做,在任何朝圣的信心旅程中都不会走得远。

二十六节是我们设法体会Koheleth的心思而面对的难题中一个有趣的例子。我们假定在Koheleth所有问题背后有一个人,他对自己祖先的信仰坚信不移;或者假定这人表达出他人的疑惑并深入体察,为的是帮助他们得到更确定的信仰,那么我们便能把这一节了解为表达这种信仰。他说,要牢记:使 神喜悦的人得到富足和满足的赐与,属灵的赐与──‘知慧,智识,和喜乐’──但弃绝 神的人──‘罪人’──竭力大量积聚这世界的东西,却无法保有那些东西。然而我们若看Koheleth(正如本注释作的)为一个设法与自己的疑惑达成协议的人,对自己在其中成长的信仰有认真保留的人,那么我们对这一节便能作极不相同的了解。

他说,试观察一下人生:极明显的事实是:有些人似乎从其中得到的比别人要多得多。第一种人必定是那些使 神‘喜悦’并蒙祂悦纳的人;然而其他的人简直就达不到这等级;译作‘罪人’那个字来自一个动词,意思是打不中目标。 神为甚么把人分成这些不同的类别,并怎样分成这些类别,仍然是未有解答的人生奥秘之一(请比较九12)。这也许应提醒我们,在判断他人时勿太快或太确定。我们应用的那些标准可能不是 神的标准。在马太福音二十五章三十一至四十六节那大审判的比喻中,绵羊和山羊那两群人都惊异地发现他们所处的情况。──《每日研经丛书》

 

基督教阿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