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返回本书目录

 

第八讲:祭坛越多,犯罪越多

 

经文:何西阿书八:1—14

如果我们要用一句话来介绍圣经这本书,我想用“是一本记载 神与人之间的约书”是很恰当的。这也是为甚么我们的圣经是以“新约”和“旧约”来表明的原因。虽然从内容上来看,许多人常有一个反映:为甚么圣经都是记载一些杀人、乱伦、犯罪的事?没错,圣经的编者就是要告诉我们:因为人违背了 神的旨意和诫命,也就是人将自己与 神之间所立的约给废弃了,因此才会做出这些在许多人看来不应该有的事件,包括乱伦、杀人、抢劫等等 神眼中犯大罪的事。

先知何西阿书给我们一个很特别的认识: 神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形同“夫妻”一般的亲密不可分。因此,当一个人对 神不忠时,就表示对 神不诚实,这样的人,即使用各种繁文缛节的敬拜礼仪,也是枉然,因为这不是 神所喜爱的方式。这就好像一对夫妻,其中一个人有外遇,然后为了要隐瞒这件丑陋的行为,故意在对方生日、结婚纪念日,或者是假藉各种节期来到,买很贵重的礼物、准备丰富的宴席为对方祝贺,要不然就是故意找借口,述说对方各种不是,借机早出晚归,好惹起对方的怒气等等,这些都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要隐瞒自己对婚姻的约的不忠实。这样的案例在我们的社会事件中并不是甚么新闻。先知何西阿就曾告诉以色列人民,不要想用献祭牲取悦 神,因为 神根本就不要人这样响应祂。 神所喜爱的,就是以色列人民有“坚定的爱”,永远不改变、且是忠实的爱响应 神对他们拣选的爱。可能是主前第八世纪的北国以色列,人民都有这样的心态,就是想用各种祭典礼仪来取悦 神,但另一方面却跑去拜偶像,且在社会生活上根本就没有活出“圣洁”的样式,这样不但没有见证出 神的爱,而是已经亵渎了 神“圣洁”的名。因此,先知以赛亚阿摩司弥迦等人都为这样的背叛 神之行径,提出严重的谴责。我们看先知以赛亚怎么说的,他说:

“难道你们以为我喜欢你们所献的许多祭品吗?我不希罕你们献烧化祭的羊和肥畜的脂肪;我讨厌你们献的牛、羊,和山羊的血。你们敬拜我的时候,谁叫你们带这些牲畜来呢?谁叫你们拉牠们来糟蹋我的圣殿呢?我不要你们那些毫无意义的祭礼;我不要再闻你们所烧的香;我受不了你们月初的祭礼、你们的安息日,和你们的宗教聚会;那些礼拜都因你们的罪而失掉了意义。我实在讨厌你们月初的祭礼和各种宗教节期;它们成了我的重担,我不愿再背负了。你们举手祷告,我不听;不管你们有多少祷告,我都不听;因为你们双手沾满了血渍。你们要把自己洗干净,不要让我再看见你们犯罪,要立刻停止一切罪行!你们要学习公道,伸张正义,帮助受压迫的,保障孤儿,为寡妇辩护。”(以赛亚书一:11—17

先知阿摩司也这样说:

“我讨厌你们的节期,受不了你们的盛会!我不接受你们的烧化祭和素祭,也不希罕你们献上肥牲畜作平安祭。我不喜欢你们那闹哄哄的歌声,也不爱听你们弹奏的乐曲。其实,你们应该像江水滚滚涌流,不屈不挠地伸张正义!像溪水川流不息,始终不懈地主持公道。”(阿摩司书五:21—24

同样是主前第八世纪的先知弥迦也说出这样的信息:

“我该带甚么礼物来见上主呢?我该怎样来敬拜天上的 神呢?我带最好的小牛作烧化祭献给他吗?上主会喜欢我献上成千只的公羊,或上万道河流的橄榄油吗?他会喜欢我献上长子来替我赎罪吗?不!上主已经指示我们甚么是善。他要求的是:伸张正义,实行不变的爱,谦卑地跟我们的 神同行。”(弥迦书六:6—8

我们将前面这三段经文对照先知何西阿传出的信息所说的:“我要求的是坚定的爱,不是牲祭;我要我的子民认识我,不要烧化祭。”(何西阿书六:6)我们就会明白 神真正喜爱我们回应祂的爱的方式,并不是在于甚么方式的礼拜,而是在于实际生活中活出真实的信仰告白。这个信仰告白就是: 神是爱。这爱,不是虚伪的爱,也不是为了要赢得别人的赞赏而有的爱,而是确实地将 神对苦难生命的关怀,用实际的行动表现出来。人的苦难包括了来自经济生活的困苦,也包括了来自社会不公平的法律制度,甚至是来自统治者的压迫。因此,先知以赛亚很清楚地指出“帮助受压迫的,保障孤儿,为寡妇辩护”是 神子民责无旁贷的信仰责任。而先知阿摩司则要求以色列人民维护一个社会的公义,才是 神所喜爱听到、看到的事。先知弥迦希望 神的百姓“谦卑地跟 神同行”,而不随着时代的步调。想想看,人要怎样才能与 神同行?这岂不是先知何西阿所强调的“认识” 神吗?没错,就是只有先认识 神,才会明白 神的旨意,也只有在这情形下,才能知道是否有遵行 神的命令。

我们要怎样做才能明白 神的旨意?如果我们回到圣经的时代,以色列人民就是将 神的话用笔写下来,然后要求父母要将 神的话教导孩子背诵,而且是要延传到下一代。在他们亡国后,这样的体认更深刻。因此,在主前第五八六年,当他们全部亡国在巴比伦帝国统治之下,不能再回到耶路撒冷去敬拜 神,也不能在圣殿的祭坛上献祭时,这时才觉醒到根本就不需要祭坛也可以敬拜 神,这就是后来他们在巴比伦发展出“会堂”的背景。

“会堂”,它的主要功能就是在学习认识 神的话语。虽然在主后一九四八年以色列人民重新建国,并且在一九六六年六月第一次“以阿战争”时从约旦王国收复耶路撒冷城,这是经过了二千五百多年之久,他们第一次收复该城,但他们并没有重建耶路撒冷圣殿,相反的,他们是将在巴比伦发展出来的“会堂”持续下去,直到今天他们还是以“会堂”作为他们聚会敬拜的地方。不再有祭祀,只有讲解圣经和祈祷。因为他们已经知道有了圣殿,却没有明白 神的话,并且将之实践在生活,就算有宏伟的圣殿也是枉然。

如果我们将这样的认识带入整个社会来看,就会清楚明白:一个社会,如果没有公义,对弱势孤苦、贫困的人没有伸出援手,这样的社会即使有现代化又非常宏伟的建筑,也是很快就会瓦解、灭亡。一则大家相当熟悉流传于民间的故事孟姜女的眼泪,这是发生中国秦始皇当政的时候,因为北方的匈奴经常南侵,使他寝食难安。因此,他决定要建造一座城墙来阻挡北方匈奴的侵犯。可是工程的进行并不顺利,经常倒塌。后来有一位宫廷的策士(有如我们今天的国策顾问)向秦始皇献策说:“要使这座长城的工程能够顺利进行,就必须在每一里工程段落的墙下活埋一个人,以那个人的生命当作这座城墙的守护神,这样城墙就不会再倒塌了。”这个建议被视人命如草芥的秦始皇采纳,准备发出征“活人祭”的命令,人心非常不安,大家都在担忧会被挑选出来成为建筑城墙的活人祭,那时全国几乎已经陷入风声鹤唳的状况中。就在那时候有另一位策士向秦始皇提议,不需要用这么多人当“活祭”,只需要一个人,而这个人必须姓“万”的,因为姓“万”,就可以抵挡“万人活祭”。秦始皇又觉得这个建议很好,于是下令找一个姓“万”的人来当“活祭”。这些衔着秦始皇命令的朝廷令差一出门没多久,就恰巧遇到了一位姓“万”的年轻人,他因为结婚正在家里办酒席宴请亲朋好友。很热闹。这些朝廷令差一打听,得知新郎姓“万”,非常高兴,说甚么找人都不费功夫,以为是天助。就将这位姓“万”的新郎强行带走。经过一段时间,这位在故乡守寡的新娘,决定前去寻找丈夫,因为抓走她新婚丈夫的朝廷令官说她先生是因为皇帝需要而征去守护长城的。当她到了建造长城的地方,才知道原来她先生已经被活埋在城墙下了。她找到丈夫被活埋的城墙下,放声大哭,顿时间城墙倒塌下来,她先生的尸骨露了出来。这件事引起秦始皇相当的不悦,于是下令将这位哭倒万里长城孟姜女杀死,并且将她的尸体碎死万段。但秦始皇虽然杀死了孟姜女,自己建造起来的中国(别忘了,秦始皇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统一中国版图的君王)也在过了不久之后跟着倒塌、瓦解了。

这虽然是个民间流传的故事,但却说明一个事实没有仁慈的心,就算有最好的建筑、宏伟的外表,很快就会失去。先知的书信就是这样告诉我们, 神所喜爱的是对人的生命有爱,远胜过用任何祭典礼仪敬拜,因为 神就是爱。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所读这段经文的内容:

第一至三节:上主说:“吹警号吧!敌人好像老鹰突击我的土地。我的子民已经背弃我与他们订立的约,厌恶我的教导。2虽然他们认我作他们的 神,自称认识我,3他们却拒绝良善。为了这缘故,敌人要追赶他们。

吹警号,这是古时候看守城墙的士兵看到有敌人来临时,必须吹的警号,这样的人就像先知以西结所说的,是“守望者”(以西结书卅三:1—10)。第一节说敌人像老鹰来临。先知耶利米曾用老鹰来形容巴比伦帝国(参考耶利米书四:13),先知何西阿说要来的敌人乃是亚述,它将会来攻击 神所赏赐给以色列人民,并且要占领以色列人民所居住的土地,原因是以色列人民违背与 神之间所立的约。

第二至三节说明了以色列人民怎样背叛与 神之间所立的约;一是他们并没有确实“认识” 神。这个“认识”,也就是第六章六节所提起的, 神要以色列人民“认识”他。旧约圣经说“认识”时,指的是如同“夫妻”相好一样,可以“同房”(参考创世记四:1)般的亲密。换句话说,以色列人民自己认为他们与 神之间的关系已经到了不能分开、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状况。“夫妻”之间若要有这样的亲密,基本的要件是彼此之间必须绝对忠实,否则是不可能的。但以色列人民事实上并没有这样;他们不但拜偶像,且是去犯科作奸,使 神的名蒙羞。在第三节先知何西阿就指出以色列人民“拒绝良善”,意思是指他们并没有依照 神的教训,善待那些贫困孤寡的人,而是欺负这些生活贫困的人。这也就是在前面我们已经读过的先知以赛亚阿摩司弥迦所传达的 神信息,都一再强调 神所喜爱的,乃是要以色列人民确实保护、看顾贫困、孤寡的人,并且要伸张社会正义。但以色列人民并没有这样做,相反的他们是只知道累积财富在自己的身上,甚至为了要掠夺更多的财富,不惜将困苦无法偿还债务的穷人卖作奴隶(参考阿摩司书二:6—8弥迦书二:1—2)。这样的人民怎么可能与 神亲密到如同“夫妻”般可以“同房”呢?不可能!

第四至七节:4“我的子民照着自己的意思立君王;立首领也没有得到我的同意。他们用自己的金银铸造偶像,自招灭亡。5我憎恨撒马利亚人所拜的金牛像,厌恶它们。他们究竟要到甚么时候才会弃绝偶像呢?6以色列的匠人铸造偶像,但这偶像并不是神。撒马利亚城里的金牛像要被粉碎。7他们播种的是风,收割的是暴风。不结实的麦穗做不成面包;就算结实做成面包,也要被外国人吃掉。

要了解第四节,就必须先回到耶罗波安二世死后的北国政局,确实是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在短短的二十年间,就发生了五次的政变,且每次政变都是与谋杀国王篡夺王位有关,我们从列王纪下第十五章可看到这样的历史背景。从耶罗波安二世死后,他的儿子撒迦利亚接续王位才不过半年就被沙龙谋杀。而沙龙也只当一个月的王就被人谋杀,杀他的是米拿现。他虽然作王的时间长达十年之久,但国家政局并不稳定,为了巩固谋杀得来的政权,他拿“三万四千公斤的银子”给亚述皇帝提革拉比列色,请求亚述保护他。然而我们知道,这样的政权依附在别国家的“保护”下,等于是将国家变成别国的附庸一样,随时有被并吞的危险。宗主国的任何要求,都必须随时满足,否则就只有挨打的份。然后接续米拿现位置的是比加辖,他也是谋杀了米拿现篡夺王权。但他统治的时间也只有一年而已。然后是比加又将比加辖杀死,夺得王位。他在位五年的时间,亚述就多次进兵北国以色列列王纪的作者说:“比加在位期间,亚述皇帝提革拉比列色占领了以云亚伯玛迦亚挪基低斯,和夏琐等城,还有基列加利利,和拿弗他利等地区,并且把人民俘虏到亚述去。”(列王纪下十五:29)这可说是自所罗门王去世后,北国以色列自从独立以来最惨重的一段时期,这件发生亚述皇帝带兵攻入撒马利亚的时间,是在主前七三三年。然后是以色列最后一个君王何细亚接续王位。他也是一样,以谋杀篡夺得到王权,虽然统治以色列有九年的时间,也不像以前那些国王那样坏,可是国家却必须每年向亚述进贡。有一年,他想要脱离这样的国家财库的困境,于是派人到埃及去游说,希望埃及出兵协助防卫。这件事被亚述皇帝撒缦以色知道了,派兵来攻打以色列首都撒马利亚,在围城三年之后,消灭了北国以色列。我们可以从列王纪下第十七章看到这段亡国的惨痛历史。

这就是先知何西阿传出“我的子民照着自己的意思立君王;立首领也没有得到我的同意”的信息的一个背景。大家都想要当国王,都想要夺取王位,都认为自己才是最适当的统治者,但就是很少人会想到问问 神的意思怎么样。心中没有 神的人,想的就是自己。另外有一个毛病就是:以为这种以暗杀夺取王位的勾当 神不会知道。这真是罪过啊!先知何西阿的意思并不是说 神不喜欢人所选立自己喜爱的君王,而是反对这种以暗杀别人性命的行为进行朝代更替的方式。

但真正的问题是在第四节的下半句他们用自己的金银铸造偶像。这一件事可说是引起 神最生气的主要因素。因为这样的行为充分证明他们已经离弃了 神的旨意和教训,才会导致与 神之间所立的约毁坏,拒绝良善。

第五至六节清楚说到以色列人民拜偶像的严重情景。金牛像,这是迦南地人民在拜的生产之神,他们认为“牛”是很有力量的动物,是农业社会生产的主要动力。当地的人认为在牛的身上有一个神明附身,因此,用金子或银子铸造金牛敬拜,就可以使牛只在田地的耕种更有力量,生产就更多。迦南地人民称这种金牛神明叫“巴力”。以色列人民进入迦南地后,很快就学会了怎样拜巴力这个生产的神明。他们也希望自己的农田可以生产更多的农作物,希望收获更多。但是他们忘了,真正帮助生产、主管着万物的,是 神,不是人,更不是偶像神明。人的手所造出来的东西,怎能成为神明在拜呢?

第七节,这一节有两句流行于当时的俗语。第一句是“播种的是风,收割的是暴风”。
“风”,这在智慧文学里是代表“不稳定”、“徒劳无功”的意思。我们也有这样的说法,例如:捕风捉影。“暴风”,就是比一般的“风”更高层次。换句话说,以色列人民这样拜偶像的行为,想要得到好的成果,不但得不到,还会收到比他们原本期待的收成更严厉的惩罚。意思是更大的灾难如饥荒、欠收等来临。是比约伯记第四章八节所说的“耕种邪恶散播毒种的人,他们都收割邪恶的后果”还要严重。

第二句俗语是“不结实的麦穗做不成面包”,这是指严重欠收的农庄景况。“不结实的麦穗”,这是麦子在成长过程中得到的病症,导致麦子无法结成饱穗。先知何西阿就是要指出北国以色列就像有病的麦穗一样,无法像农夫期待的收成,到最后这些没有结实的麦穗,只能用来作堆肥,甚至要用火烧成灰撒在麦田中作肥料。先知何西阿指出的现象更惨,就是不结实的麦穗已经无法提供人们食物的需要,而即使有一点点可吃的麦穗,也因为要向亚述国进贡,使得已经凄惨的饥饿景况雪上加霜。

第八至十节:8以色列已经跟列国没有区别,像破裂的瓶子,毫无用处。9他们像倔强的野驴任性走自己的路;他们投奔亚述国,又贿赂外国求保护。10但是我要把他们都聚在一起,惩罚他们。当亚述王压迫他们的时候,他们就要吃尽苦头。

从第七节就可看出这三节的问题;当以色列米拿现为了巩固自己从篡夺得到王位时,他必须向亚述进贡,寻求亚述的保护才能稳定政局。但是,这样的进贡不但没有为国家带来长治久安,而是引来更严重的社会动荡不安。这就像第七节所说的“播种的是风,收割的是暴风”。现在第八至十节更清楚说明了,当以色列人民离弃了 神,以为可以寻求亚述的保护,换来的却是更严厉的灾难,而后来又想要贿赂埃及出兵防卫,好使以色列脱离亚述的管辖,但先知何西阿指出:如果没有 神同在,到头来,只有更多的苦难而已。

第九节提到“像倔强的野驴任性走自己的路”,这句话是在描述北国以色列根本就不听从 神的旨意,只想自己要怎样走,就怎样走。从来不想听 神的话。所谓“野驴”,就是不合群、不听主人指挥的驴。本来驴是很温驯的动物。现在变成野驴,就是指不能驾驭的驴。会四处乱跑、跳、撞,结果是受伤更严重。

第十一至十四节:11“为了要除去自己的罪,以色列人造了许多祭坛;祭坛越多,犯罪的地方也越多。12我为他们写下了许多教训,他们却以为怪异而拒绝了。13他们喜欢向我献牲祭,贪吃祭过的肉;但是我上主不但不喜欢这些,反而要记得他们的罪,惩罚他们;我要把他们遣回埃及
14以色列人造了很多宫殿,却忘了他们的创造主。犹大人造了很多巩固的城堡,但我要降火烧毁他们的宫殿和城堡。”

第十一节是这章经文的中心,述说北国以色列真正的问题是:当国家陷入危机的时候,他们从不考虑、也没有想到要寻求 神的宽恕和怜悯,相反的,拜偶像的风气反而更兴盛。原因是当北国以色列建国以后,北国第一位国王耶罗波安为了要安抚以色列人民,使他们在无法返回耶路撒冷敬拜 神的状况下,也能在北国以色列境内安心敬拜 神,因此就在全国各地广设祭坛供人民敬拜之用。从另一个角度看,耶罗波安一世这样的做法是正确的,因为让大家在敬拜的事上方便,就可以随时敬拜 神,而不用奔波于耶路撒冷之途,更何况耶路撒冷已经是属于南国犹大的统治区,如果因为朝圣而引起另外一次南北之战,实在也不是国家与人民之福。因此,当耶罗波安一世广设祭坛,加上在亚哈王的时代,广设更多,几乎全国处处都有祭坛。可说是北国以色列在经济景况最好的时代,也是宗教活动最兴盛的世代。当时国内出名的祭坛包括有撒马利亚伯特利吉甲示剑等处都是。这些地方后来也都成为北国以色列的宗教中心(参考阿摩司书四:、五:5、七:13何西阿书四:15)。可是,当这些原本为了让人民方便敬拜的祭坛到处设立以后,逐渐地却因为他们拜巴力神明的缘故,一代传一代,传到后来,不再是敬拜 神的地方,而是变成了敬拜巴力神明的祭坛了。不仅如此,包括亚哈国王在内,都是拜巴力的带头者。出名的先知以利亚就是曾在迦密山上与亚哈王所供养的四百五十位巴力先知拼命(参考列王纪上第十八章)。这就是第十一节所说的“祭坛越多,犯罪的地方也越多”的原因。

第十二节如果看和合本台语版,以及吕振中教授版本的圣经,都会让我们感到有些疑惑,就是以色列的法律怎么会有“万条”或“千万条”那样多?天主教思高圣经学会的版本用“许多法律”,最新版的犹太人圣经The Jewish Bible)则是译成“The many teachings I wrote for them”,而在现代中文译本也是如此翻译:“我为他们写下了许多教训。”基本上,我们知道犹太人的法律共有六一三条,包括二四八条是属于积极的“要”做甚么,和三六五条比较属于消极的“不要”做甚么。没有一千条,怎么可能上“万条”呢?不可能。这是因为先知何西阿用了夸大的语句,主要目的在形容一件事: 神一再想尽办法要教导以色列人民该怎样行,但是,他们都一再拒绝。 神甚至一再为了让他们遵行祂的教训,也曾一再地将法令条文改得简单些,但这些努力显然都没有改变以色列人民的心,无法挽回他们背叛离去的意念。

第十三节,这一节也就是第六章六节所提起的, 神并不喜欢人用献牲祭的方式来表达对 神的爱, 神所喜爱的,是人真正的“认识”祂。先知何西阿在这里明白指出,以色列人民献牲祭并不是真正的要敬拜 神,而是想贪吃这些献祭的肉。谁会得到这些献祭的肉呢?当然是祭司。换句话说:祭司鼓励人民献祭,并且说了许多关于献祭越多, 神越会祝福等类似的话,因此,人民热衷于献祭,就是想要取悦 神,以求得更多的祝福。其实是祭司们贪爱这些财物,这就是先知何西阿一再指出的,以色列人民并不是真的“认识” 神。先知何西阿甚至警告这样的信仰态度,不但换不到 神祝福,相反的,只会带来更惨重的惩罚国家灭亡,人民成为奴隶,就像他们祖先在埃及当奴隶的日子一样。

第十四节,在古代,一般人都会以为建造高大而坚固的城墙就是国家的安全保障。而显示一个国家财富的方式就是从国王的宫殿是否富丽堂皇来评比。因为高大的城墙和堂皇的宫殿,都需要相当的财富才负担得起。财富,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强盛的基础。但是,自古以来,这样的历史却一再告诉我们:就是这些高大、堂皇的建筑都不能保证一个帝国永远不会衰微、灭亡。从当时最强盛的埃及帝国,接下来的巴比伦帝国、亚述波斯希腊罗马,直到近代史上的西班牙大英帝国等等。我们至今还可以看到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在前面我已经讲过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君王之一秦始皇,他统一了整个中国,也在他的手上建造了所谓“万里长城”,迄今这座长城也被列为世界级的古迹遗产。但是,这个王朝并没有存在多久就被取代了。从十八世纪到十九世纪,在世界各国被看成是最顶尖的国家大英帝国,甚至有“英旗不落日”的口语,只要有太阳的地方,都可看到大英帝国的国旗飘扬着。但今天我们看到的英国是版图越来越小,甚至连北部的苏格兰都有可能脱离联邦他去。宫殿、城墙,都是在述说人类的伟大,但在 神眼中并不是这样。创世记第十一章“巴别塔”的故事就是个好例子;当人想要建造一座可上达天顶,可以显要人的名声的高塔时, 神的反应却是惩罚而不是赞赏。就像先知何西阿在这里所说的, 神要“降火烧毁他们的宫殿和城堡”,原因是人忘了真正的造物主是谁。

现在让我们来想想这章经文为我们带来的美好信息:

一、如果因为经济越发达,使我们离弃 神的道越远,这并不是祝福,而是生命灾难的记号。

先知何西阿明确地指出,在北国以色列有许多祭坛,但这些祭坛并没有用来敬拜 神,而是成为人们拜偶像的犯罪场所,甚至变成宗教领袖堕落的一个地方,这才是真正的危机所在。因为宗教信仰乃是一个社会稳定的力量,没有真实的宗教心,就不会有安宁的社会生活。宗教信仰是讲究内心的真实,失去这样的信仰态度,那个社会就没有彼此相互信任的基础。而虚伪的宗教活动只能成为麻木人心的一种“药品”而已。这就是先知何西阿提出之警告所说的,以色列人民到最后会重蹈他们的祖先在埃及当奴隶的经验。

我们反过头看看咱台湾社会,比起先知何西阿在主前第八世纪针对北国以色列所提出的警语,我看我们恐怕也差不多吧!想想看,在二十年前,咱台湾社会经济最景气的时代,岂不也是赌博风气最兴盛的时代?看,“大家乐”、“六合彩”处处皆是,甚至为了要取得“明牌”,连神明也避免不了被利用;许多神坛变成“明牌”的的供应站,许多地方忽然间多出了许多神坛、小庙,而台湾民间宗教信仰最普遍被敬奉的土地公神明,突然间香火兴旺起来。但是,在一九九三年五月,台北福德坑垃圾场的工作人员,却在短短的几个月内从垃圾堆中捡拾三百八十六尊的神明像,各种各类神像都有。这些神像不是缺手,就是断脚的,每座神像都是残缺不全。为甚么?因为有的人向神明索取不到“明牌”因而生气,认为神明没有帮助他赢得赌博,一怒之下,决定“惩罚”神明,不是用火烧之,就是用刀砍之,甚至拿起来摔到地上,或丢弃在水沟中,然后成为垃圾被载运到垃圾场。但这仅只是台北福德坑垃圾场捡到的,其它地方并没有计算在内。看,宗教信仰如果到这种连赌博都要神明参与作弊的话,这样的信仰是甚么?建造庙宇之多,并不表示宗教心灵更敬虔,反而是犯罪的明确记号越多,这岂不就是先知何西阿在谴责当代北国以色列社会的现象吗?没错,都是一样,甚至是更严重。如果这样下去,我们的社会要怎么办呢?这也就是我最近一再在思考的问题:近来经济景气很差,确实是很不好。如果因为经济景气很差,而能使我们的社会多一份敬虔的宗教心,我倒反觉得是好现象,也是一个可能使我们社会心灵提升层次的机会。只是我也担心,我们的同胞会朝这方面思考的并不多。大家都在寻求解决经济的妙方,甚少有人会想到回到 神面前,恳求 神改造我们奢侈的心和生活态度。这是很可惜的地方。

二、高科技,并不表示我们的生命更有意义,也不代表我们生命的保障越多,更可能使我们失去原本拥有的一切。

先知何西阿警告他那时代的以色列同胞,离弃 神去拜偶像的结果是“播种的是风,收割的是暴风”。为甚么会这样?应该是种瓜得瓜啊,怎么会是“种匏瓜生菜瓜”(意即变种)呢?好奇怪啊!不但这样,先知何西阿是让他们知道离弃 神,一意孤行的结果,不只是“种瓜得不到瓜”,而是会有更惨重的代价,就是他们要从“风”得到“暴风”。这就像农夫在田里工作了一整季,不但没有收成,还要处理整块田地受到虫害的问题,是倒贴成本,且是严重的损失。先知何西阿会指出北国以色列有这样的问题,是因为他们以为既然巴力是生产的神,且他们拜了好久的一段时间,确实都有很好的收成,越让他们相信巴力神明就是管理土地的神,甚至还会故意曲解说巴力乃是 神委托管理土地的神,这简直就是荒腔走调的说词。因此,先知何西阿警告说:他们将会因此而失去所有的一切,不但没有办法从麦田中得到收成,且连一点点的收获也会落入外国入侵的敌人手中。

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高科技的时代里,很多人以为有了这许多科技产业,我们的生活会更舒服、富裕,更不用担心吃、喝、穿、住的问题。有人甚至会认为只要有高科技,我们就会迈向未来一个多产、富足的时代和环境中。可是,我相信只要大家稍微冷静的思考一下:我们今天的时代,并没有比以前的时代生活得更舒服,也没有比以前的时代生活得更愉快、平安。确实没错,我们今天借着高科技,改变了许多我们生活的形态和需要,但却也拉远了我们彼此之间的距离。我们并没有因为空间距离拉近,而有更好的互动关系,相反的,是心里的距离越来越远。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这样,兄弟姊妹的关系更是如此,人和人之间的疏离感更大。

另一方面,我们看到越高科技的社会,浪费的情形越厉害;以前我们会珍惜每一份可吃、可用、可穿的物品,今天我们是丢弃所不想吃、用、穿的任何东西。前不久有一位青年从德国带着他新婚的妻子回来台湾拜访亲友。我们一起吃饭时,我就看到这位出身中国的新娘,吃早餐后,用手指头沾着落在桌子上的面包屑吃干净。很快使我想起小时候的自己,掉落在地上的一粒米饭都会捡拾起来吃。今天,因为高科技时代,我们已经不再这样,我们学会了浪费,也学会了丢弃许多尚且可以吃、穿、用的东西。这样暴殄天物的心,就是从多产、有余的生活环境累积起来的生活态度。但我们应该学会明白一件重要的信仰态度:随意丢弃 神所赏赐的任何东西,就是在藐视 神赏赐的恩典。藐视 神的恩典,所带来的结果就是更严重的缺乏。这会造成我们生命的危险,生存环境的危机。就像先知何西阿警告以色列人民的“播种的是风,收割的是暴风”一样,这是很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 卢俊义《何西阿书信息》

 

基督教阿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