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返回本书目录

 

约珥书第三章

 

C 审判万国(三114;希伯来圣经四114

  审判列国的不祥预兆,在二章3031节已有暗示,但是在第三章却详细地阐释;而先前神子民隐约的一线盼望(二32)在本章最后几节却成了公开的宣示(三1621)。约珥好像摄影家,用广角镜捕捉二章3032节的全面镜头,然后对近焦距看第三章,审判与恩典交织在其中的耶和华的日子。

  13. 若不对付致使神的百姓受苦有加的敌人,百姓就不算真正得救。以色列的救恩神谕经常回响着审判邻邦的声音(参:摩一~二章;俄;鸿;哈二~三)。耶和华首先讲到审判的时间到了那些日子,在那个时期(新译),将二章2829节提及的未来事件连在一起(参耶三十三15,五十420双重句)。在即将来临的适当时机(时候在旧约常具有这些含义),耶和华不仅以祂的灵浇灌以色列(二2829),并且以寰宇性的神迹奇事拯救他们(二3032),更要恢复他们的产业(比和合本“使……被掳之人归回”的翻译要好;参:伯四十二10;何六11;番三20)。重得整全的复兴,将整个人类历史推至更高点,同时与彼得所说的“万物复兴……就是……借着圣先知的口所说的”时代(徒三21)连在一起,应该不会太离题。此处正如整章圣经,焦点在于犹大和耶路撒冷。在此不见提及北国,然而以色列是指整个国家(三216)。

  接受审判的是列国(新译;和合:“万民”),然而经文脉络却提出具体的罪行或某些地名(三4:推罗、西顿、非利士;三19:埃及与以东),似乎是要对这个词设个界限。因此焦点在于所有骚扰过以色列的邻邦;他们不受惩罚,犹大的拯救就不算完整。寰宇性的措词(参三912称列国为“外邦人”或“异族”),使得这里的情景具有普世性的含义。

  审判地点则找不到。约沙法谷最好不要从犹大王的名字,或是具体地点来解释,而是要从它的语源──“耶和华已经审判”──来看,与其对称的“断定谷”(三14)似乎证实这种看法。重点在于审判的法律性质,而不在于其地理位置。这里用的动词颇有启发性:聚集(希伯来文 qbs 是强调词干)常用于属天审判的经文脉络(例赛六十六18;何八10,九6;弥四12);带……下(希伯来文 yrd 是使役词干),有“叩拜”、“翻倒”、“羞辱”之意(例:诗五十六7;赛十13;摩三11)。耶和华要亲自以起诉者的身分控告,并以法官的身分作裁决。

  有些先知提到(适于众多人聚集,或军事冲突──审判的一种方式──的区域;参912节),那是实施审判的地方。不过他们的描述则不一而足:欣嫩子谷(耶七31及下,十九7);异象谷(赛二十二5);旅人谷(和合:“所经过的谷”,结三十九11);橄榄山分裂而成的谷(亚十四45)。

  耶和华施行审判(希伯来文 spt 是反身词干;参:赛六十六16;耶二35;结十七20)的根据是列国蹂躏我的地土(希伯来文 hlq 是强调词干,意谓“划分”,好像是他们,而不是耶和华全权拥有地土;参:书十三7;诗二十二19;赛五十二12),以及犹大人民。后者是神忌邪的对象(二18),也表现出与神特别的关系──“我的百姓”、“我的产业”、“我的地土”。因为列国分散了(希伯来文 pzr;在斯三8;耶五十17用在以色列的分散与隔离)耶和华的百姓以及地土上的所有物(产业百姓并提,参二17;诗二十八9,七十八6271,九十四5,一○六40;赛四十七6;弥七14),侵犯了耶和华的拥有权。

  当耶和华描述自己的百姓在奴隶买卖中像抵押品一样,祂要审判的理由就更充足了。不人道恐怕是最难令神释怀的罪恶。人像物品一样,用拈阄的方式对待(参:俄11;鸿三10),也以低得可笑的价钱交易(参:摩二6,八6),只是为了供人作乐片时──与妓女过一夜(希伯来文 zona;参:何四14),或是换一袋(摩四1)。这里的受害人是犹大国的孩童,但是阿摩司书一至二章外邦国家被羞辱,或是申命记二十一14禁止贩卖俘虏来的军人;这些不人道、泯没人性的行径同样受到严厉谴责。

  46. 先知将注意力转至推罗(参:尼十三16;赛二十三8;耶四十七4;结二十七32,二十八111),西顿(参:创十1519;书十一8;士十八28;赛二十三4;耶四十七4;结二十八2123),与非利士四境(书十三2)的五大城(迦萨、亚实突、亚实基伦、迦特、以革伦),或许因为这些地中海港口都是贩奴中心。非利士与腓尼基是以色列的世仇,有时以色列也不很放心地与后者结盟(例如:所罗门时代,王上七1214,九1014),不过阿摩司与其他先知讲的都是两国间的敌意是多么久远(摩一69;赛九11,十四2832;耶四十七4;番二15)。这些异族城邦的行径极其残忍粗暴,耶和华问他们,他们这样做是否因为先前错待他们,所以现在来一泄积怨?措词用语是嘲讽性的,但意思很清楚:如果是为了报复〔希伯来文 gml 意谓“全然以待”(BDB),或是“了结一桩交易”(例:何一8的“断奶”);名词 gmul swb 或是 slm 一起,意谓“悉数偿还”;参:代下三十二25;诗二十八4;耶五十一6;俄15〕,他们可是要知道,他们的对象是报复的主宰(参二25 slm,用法是正面的)。“我与你们何干”在此处的经文脉络(三4)意谓:“我对你们做了什么,竟敢如此待我?”(参:何十四8)。

  列国的罪名主要有二:掳掠财宝(很可能出自耶路撒冷的宫殿与圣殿;有关金银,见:何二8;有关丰富的财宝,字面意思为“可爱的宝物”,见:何九616),以及贩卖奴隶给希腊人。哈该看到将来有一天,神要撼动所有国家,以财宝充满祂的殿(该二7)。但是此处发生的情况正好相反。推罗人从事贩奴,见阿摩司书一9希腊人(三6)更正确的翻译应该是“雅完人”(希伯来文 ywanim),就是爱琴海两岸的居民。雅完人早在主前八世纪就与亚述帝国有来往,并有完整的历史记载。以西结描述推罗与雅完人的贸易,可作为本段经文的批注:“他们用人口和铜器,兑换你的货物”(结二十七13)。

  78. 指控罪名后,接着就是宣告惩罚;这一类的神谕都是如此。惩罚包括解救(希伯来文 wr 是役使词干,意谓“激动”、“激发行动”;通常描述神的特别介入,赛十三17,四十一225,四十五13)犹太奴隶,然后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措词与第4节完全相同),使奴贩的儿女为奴。提示巴的名字,使惩罚更见尖锐。示巴人与示巴女王(王上十113)为同国人,也就是阿拉伯南部远方的……国,居住海岸的奴贩住在那里会很不习惯。尤有甚者,示巴人喜欢周游作生意,也就是说被卖的人最后会分散到从印度洋到东非海岸的任何地方。神的报复正好与他们的罪相当:希伯来人不喜欢海,却被卖给海岸居民;非利士与腓尼基的人是惯常出海的,却被卖给居住沙漠的示巴人。反讽意味可说是很尖刻:如今犹太人是买卖经手人,而不是非利士与腓尼基人。救恩神谕看起来更像散文,而不像诗(RSVNIVMoffatt),以由神鉴定权威的公式语结束:“这是耶和华说的”(参赛一2,二十二25,二十五8)。亚达薛西三世使西顿沦为奴役(主前343年),亚历山大则终结了推罗与迦萨的下场(主前332年)。

  910. 这些经文以诗体开始,直到书的末了。自914节,我们听见呼声,要施行18节所预言的审判。一位代言人,亦可能是耶和华自己(祈使语气的宣告,字面意思是“呼召”、“呼喊”;参:赛四十6;摩三9)呼唤没提名字的使者(天军?),在列国中(新译;参:耶四十六36910)发出战争的呼声。列国1112节)虽然没有明言是哪些,根据我们主张的被掳后背景,是指先前提及的推罗、西顿、非利士(4节),还有以东与埃及(19节)。如果约珥是从第七世纪的背景发言(参 Koch, pp. 158159),就是指亚述。经文的浓厚末世意味,使得我们要小心,不可太具体的指陈列国指的是哪些。耶和华的心意对列国是全然公义的审判,对以色列则是全然保守。

  预备的字面意思是“使之为圣”(参一14,二15),让我们记得打仗对古以色列人是宗教事宜,要以祷告与献祭预备(参:撒上七89;耶六4,二十二7,五十一2728)。武士(参二7)受征召服役〔动词激动近前来(新译)、上去(新译);参:士二十28,二十一58〕,意谓每人要准备作战,他们的国家也要总动员。在这战争的呼声中,耶和华刻意颠倒了熟悉的千禧年经文;该处是说战争武器打造成农业(10节;参:赛五十一4;弥四3)用具(希伯来文et 通常译作“犁头”,可能是指“锄头”;参:撒上十三2021Allen, p. 326)。从大卫时代,铁器在中东地区就很多,只有穷苦的农夫无力拥有铁制农具。因为是全体动员,而正常的方式完全被颠覆,所以连胆小体弱的(软弱的)也志愿作武士(参摩押人在耶四十八14如何夸口)。这一节刻意制造幽默效果,因为武士gbr;参:何十13)的字根意思是“强壮”、“有力”。

  1112. 履行任务的属天使者,命令行国(希伯来文 goyim,亦即非犹太国家、外邦人)争战。11节的那里(中文未译)就是约沙法谷(三212)。最后一句似乎是使者发出的记号:列国军旅已经准备好作战,而耶和华现在要召集(希伯来文 nht“下到”用在攻击性的行动;诗十八35,三十八3;耶二十一13)祂自己的军力与敌人对阵。祂曾发动蝗虫照祂吩咐去做(二11),现在祂的军团也不会缺乏武士(二7),与仇敌的武士旗鼓相当(三910)。耶和华的回答(12节)是重复争战的邀约(参9节),并且宣布真正的交战目的:审判。列国虽然率领大军来作战,但是全权主不感到威胁。祂知道谁主宰一切,并且准备下审判(坐下是审判的姿态,参:出十八14;诗六十一7;玛三3)敌人。

  13. 耶和华的形像又改变了:既非武士,亦非审判者,而是农夫(可能是种葡萄的;可读作“酿酒人的刀”;Wolff, p. 80),呼喊着如何收成庄稼的指示(参一11呼喊的是无法收成),可能是对着天军说的(战争与农耕的关系,已见于10节)。在已经满溢的酒醡践踏葡萄的命令,是刻意仿效二章24节的昌盛景象。最后一句解释了这个隐喻。列国的罪恶(希伯来文 raa,“邪恶”;有关此用法,参:何七13,九15,十15甚大,他们受审的时机熟了(希伯来文 bsl 通常意谓“沸腾”,延伸为“成熟”,亦即可以使用的意思;参:创四十10),就像熟得正好的葡萄待采一样。庄稼作为审判的隐喻,见于新旧两约(参:赛十七46,六十三16;何六11a;太十三3643;启十四1420尤其借重于此处描写的景象)。罪大恶极,无从避免审判,参创世记十五16“亚摩利人的罪孽还没有满盈”这句话。

  14. 许多一词的重复,令人感受到形容的极致:聚集的人数多得不能再多了。该字(希伯来文 hmonim)也有大批人动乱不安,发出喊叫的意味。就像约珥在此处记载了令人震慑的满坑满谷的景象,其他先知也不止一次地形容敌人如何被召受审(参:结三十九11;赛十七12,二十九5及下,特别是十三111,与珥三914极为相似,两者都征召列国与神争战)。耶和华的日子让我们重返二章31节,在那里神以恩典与审判大有能力地介入,而神的介入起初是以蝗灾表现出来(见一15{\LinkToBook:TopicID=127,Name=iii. 與耶和華日子的關係(一1520},二111{\LinkToBook:TopicID=129,Name=i. 毀滅的軍旅(二111}的注释)。给山谷命名当然也是耶和华的决定。列国已决意与祂相抗,所以现在由祂决定了。“断定谷”与“约沙法谷”(三212)的意思,基本上一样:是耶和华执行严厉审判的地方(参:王上二十40;赛十2223hrs,“断定”,明显具有毁灭性的含义)。

D 拯救犹大(三1521;希伯来圣经四1521

  这里的分段是武断的,因为根本无从知道15节是与14节一起、论耶和华的日子(参 RSV),还是与16节一起,作为神拯救工作的序曲(参 JBAllen, p. 116NEB 则从17节,神开始发言那里为分野)。从审判列国到拯救犹大的转折,刻意让它不明确,因为如16节与1921节清楚所示,两者都属于耶和华最终拯救与更新的计划。

  1517. 昏暗的天空(参二10,肇因是蝗虫;二31则以昏暗的情景预告拯救的日子将要来临)再此展现属天的作为,其范围是何等广,而又何等剧烈。整个造物界──包括光、时间、方位这些稳健的现象──都因此混乱。这意谓着三章114节充分准备好的审判情景不再是主戏。审判这件事实,而不是审判的细节,才是先知的主题关键。在16节,耶和华介入的证据,从现象的强调转为声音的着墨。从锡安发出狮子般的吼叫,也是阿摩司开始发预言的声音(摩一2)。使宇宙成形的声音也有能力以审判与更新撼动宇宙(一如祂的蝗虫在二10所作的)。由经文脉络来看,属天的狮吼是向自己人发出确据的话语,而不是对外人发出的灾祸威胁。

  昏暗的天空与震动的宇宙,对神的子民都不算是威胁,因为耶和华会亲自坚垒般保护他们(关于避难所,见:诗十四6,四十六2,六十一4,六十二89,七十一7,七十三28,九十一29,九十四22,一二四6;有关保障,见:诗二十七1,三十一5,三十七39,五十二9;两者一起出现,见:赛二十五4)。16cd 节的应许很清楚地显出转折,由此进入书中最后的救恩神谕。整个事件的目的,以体认自我介绍的公式语作一总结(17节;参二27);这在以西结书用得很频繁(参十二151620,十三446

  季摩礼(Zimmerli)总结得好:“耶和华与百姓的所有接触,目的无非就是以色列的主向祂的百姓彰显自己,此外也向广大的世界彰显自己”47。在三章17节与二章27节,神的自我彰显之后,就是神确保祂会全然与子民同在,并且保护他们:耶路撒冷的圣洁(例:彻底免于腐化与被袭)由神保证,因为祂不会再容许外族征服者污染这城(17cd节)。

  约珥在结尾形容救恩应许下的保障与昌盛,集中于犹大的神圣首都,亦即耶和华在地上的居所(参:亚十四2021,更详细地描述了耶路撒冷最终是如何的圣洁)。在卷尾,耶路撒冷/锡安的地理与圣约含义,也是整卷约珥书的核心。耶和华住在锡安这大能的确据(1719节;参二32注释{\LinkToBook:TopicID=133,Name= B 聖靈的澆灌(二2832;希伯來聖經三15}),盖棺论定地回答了先前在圣殿无祭可献的陈诉(一81013),也认可了神对“分定禁食”(一14,二15)的回应;由此证明神的确“为自己的地发热心”(二18)。

  约珥的信息以为锡安伤痛开始,却以对锡安发出确据结束。对一个在约书亚时代分得土地、由大卫与所罗门继承了耶路撒冷与圣殿、被掳后所有的土地被掠夺的民族,最大的应许莫过于先知的形容:耶和华与祂的百姓安然居住在耶路撒冷。

  1821. 此处以诗体描述丰饶彻底取代了蝗灾的损毁(18节);预言审判要临到世仇埃及与以东(19节);应许犹大与耶路撒冷必存留下去;重复珍贵的确据:忌邪的耶和华惩罚罪有应得的国家,祂也要居住在锡安(20节)。欢唱未来的复兴,于此可说是达到最高潮。

  描写太平岁月的诗,以末世性的公式语到那日开头(参:何二161821;摩八913,九11),将这段话与前面的经文衔接,呼应其他先知的主题:1群山滴下甜酒,也见于阿摩司对未来救恩的观瞻(九13),不过约珥增添了一字,可能是回想起先人记述迦南是“流奶与蜜之地”(例:出三8;利二十24;民十三27);2灌溉大地的溪水泉源,令人想起以西结书四十八章与撒迦利亚书十四8的预言。不过约珥不只是宣告巴勒斯坦与干旱、歉收的搏斗要终止,他也宣告蝗灾造成的损害已经充分弥补了:酒的供应源源不绝,取代了葡萄树枯萎而断绝供酒的景况(一5912);涌流的奶,意谓牛群不再因缺草而混乱(一18);涨溢的水填满了干涸的溪流(一20)。

  耶和华的同在是造成这一切丰饶的惟一原因。审判一旦发挥作用,祂就全心维系并且更新祂的百姓与地土,从祂的家中流出的泉源象征了这一点(参:诗四十六45;亚十四8)。耶路撒冷世世代代受水源问题困扰,从西罗亚碑文知道得很清楚。上面记载了希西家挖了一条水道,以保城被围困时有够用的水(参二8注释{\LinkToBook:TopicID=129,Name=i. 毀滅的軍旅(二111}),但是现在已经成为过去的问题了48什亭18节),意谓“洋槐树”(这树的木材是会幕中约柜与祭坛的基本造材,出二十五102324,二十六15,二十七1,三十1,和合译作“皂夹木”)。如果要找出实际地点,可能是从汲沦谷起到死海的 WadienNar。那里一直到今天还有洋槐。以西结生动地形容这股末世的水流,在盐海造成何等更新的果效(结四十七89)。旧约中这些物质与属灵祝福相连的景象也延续到新约圣城的景象:那里的恒久丰饶是由神宝座流出的水所灌溉的(启二十二12)。

  约珥的乐园情景也带有一笔政治批注(19a节)。犹大的两个世仇走向荒凉的下场,而犹大与耶路撒冷则欣欣向荣(20节)。以色列的拯救信息很要紧的一点,就是确定以东埃及犹大流无辜人的血,已经受神的报应。文法上来说,“犹大”是“本地”的前置词。这里不仅牵涉到犹大的南方不再有后顾之忧,因为先前那些敌人一定会来毁损;而更彰显出神断定列国的公义(三478),也显出祂为立约之民发挥的拯救大能(二32,三7)。

  这里不需详列以东与埃及的罪状,因为这两个国家是犹大的世仇:埃及除了以“为奴之家”(出十三3)知名外,示撒一世(Sheshonq I,约主前925年;王上十四2526;代下十二212),与奥梭冈一世(Osorkon I)和他的衣索匹亚将领谢拉(约主前897年)也不时侵犯犹大边境,造成神子民受害。出埃及以后,以东想要阻止以色列人进入埃及与亚洲间的交通要路──王道(民二十1421,二十一4;士十一1718),与扫罗争战(撒上十四47),被大卫征服(撒下八1314),并且在约沙法时代伙同亚扪与摩押攻击犹大(代下二十1)。

  至于更具体的暴行,有何细亚在米吉多死于埃及王尼哥手下(约主前600年;王下二十三2830),而犹大没有埃及援助,最后称臣于尼布甲尼撒的巴比伦军力之际,以东在旁幸灾乐祸,而且伺机欺侮犹大(诗一三七7;耶四十九722;俄1014)。约珥警告的荒凉(希伯来文 smama;参二320),是以西结爱用的字眼,也用来描述以东(三十五34791415)与埃及(二十九1012,三十二15),具有浓厚的讽刺意味,因为尼罗河使埃及地常保肥沃,迦南地发生饥荒的时候,族长还到那里避难。先知用无辜人的血(形容冤枉受死的法律字眼;参:申十九1013,二十一89,二十七25;耶二34,七16,二十二317),不是影射犹大的罪,而是指外敌来侵造成的生灵涂炭太惨烈了。

  第20节应许犹大与耶路撒冷将会长存〔希伯来文 teseb,应该译为必存到(参:诗一二一1;弥五3),而不是现代中文、RSVNIV 的“有人居住”〕,又提醒读者:耶和华并没有失去祂远古的能力,保存祂的居所、将百姓从罪与敌人手里救赎出来。之后,救恩神谕又重回三章2节开始的审判列国的主题(希伯来圣经四2)。很可惜,希伯来经文的21a节并不像大部分约珥书那么清楚,因此引起不同的诠释。与19节的关联,因着一字很明显,因为两处都指对犹大的暴行。所以整段经文一气呵成,不需要作什么修改,是史泰纳的读法(H. SteinerAllen 亦赞同,p. 117):“我会不惩罚他们流血的罪吗?只要耶和华住在锡安,我不会坐视的。”问答格式用同样的动词(不过在约珥书是被动的 Niphal,而不是加强语气的 Piel),见于耶利米书二十五29:“你们能尽免刑罚么?你们必不能免……。”

  结束句耶和华住在(希伯来文 soken,“继续住在”,参:神在出埃及时和旷野时期与人同在;出二十五8,二十九45;民五3,三十五34;参:约翰描述基督道成肉身是“搭帐幕”,约一14锡安(参17节;赛八18)有以下目的:1保证报复犹大仇敌的承诺;耶和华同在就是这一切错谬必被纠正的确据;2强调耶路撒冷的神圣,以及将来必免除外敌的侵袭,重述了17节的应许;3归结了二章18节“耶和华就为自己的地发热心”开始的复兴情景;蝗灾诠释为神不同在的结果:“为何容列国的人说:‘他们的神在哪里’呢?”(二17)。

  耶和华的日子最大的特色,不在于祂与仇敌在断定谷的争战,也不在于百姓在什亭谷得享的滋润──虽然这是主要因素──而在于耶和华重新恒久与他们同在。以西结看到这一点、重新命名圣城为“耶和华的所在”(结四十八35)。约翰知道这一点,因此为“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约一14)沉醉不已。而当他听到宝座上发出下列的话语,他对此真理了解得更完整:“看哪,神的帐幕在人间,祂要与人同住,他们要作祂的子民”(启二十一3)。

 

46 有关这种公式语的讨论,以及法定证据──“你们就知道”,如:创四十二34──加上自我介绍的公式语──“我是耶和华”,如:出二十22──见 Zimmerli, Ezekiel, HermeneiaE. T., Philadelphia Fortress Press, 1979, I, pp. 3640.

47 同上,37页。

48 西罗亚碑文的内容,见 DOTT, pp. 209211

──《丁道尔圣经注释》

 

基督教阿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