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返回本书目录

 

教皇权势极盛时期

(主后1073年 ~ 1294年)

 

【贵钩利七世】(一)希尔得布兰的早年:约于主后1020年,希尔得布兰(Hildebrand)出生在意大利一个穷苦的家庭。他有一位叔父是罗马圣玛利修道院的院长,希尔得布兰便在这个修道院受教育。他在修道院里,深受当时正盛行于西欧的“克吕尼运动”(Cluny movement)的影响。那时教皇制度腐败,教会沦于最黑暗的时代,克吕尼革新运动成为改善教会属灵光景的强大力量。

    (二)立意改革教皇制度:希尔得布兰也受奥古斯丁巨着“神之城”的影响,所以他一生最高的理想,就是要在地上建立一个“神的国度”。他深信,教会就是神所预备以实现这个国度的实体。在他的观念中,教皇乃是代表基督(Christ's vicar)作教会的头,因此教皇高于地上一切的权势,包括国王、皇帝及所有人民。

    (三)历任六位教皇的总参谋:从主后1049年起,至1073年止,希尔得布兰在二十四年中,先后担任了利奥九世、维克多二世、司提反十世、本泥狄克十世、尼古拉二世、亚历山大二世等六位教皇的总参谋。他是教皇背后真正掌握大权的人。是他使利奥九世不遗余力地推动革新,下令:(1)绝对禁止神父结婚;(2)不得实行圣职买卖;(3)非经圣职人员及会众选举,没有人可担任教会职务。也是他遴选赞同克吕尼运动的尼古拉二世和亚历山大二世,将他们送上教皇的宝座。

    (四)奠立教皇的权威:在希尔得布兰的强力辅佐下,尼古拉二世于主后1059年一面废止“平信徒授衣礼”,一面又宣布新的教皇选举制度。此项制度除后来稍有修正外,大体上沿用至今,其主要目的是要把选教皇的大权,自罗马贵族及德国皇帝的手中释放出来。当前任教皇去世时,先由红衣主教们提出继任教皇的名字;待红衣主教作出抉择后,他们再征求罗马的神父及百姓的同意。

    亚历山大二世使德国两个最强的大主教为买卖圣职行补赎;他又不许亨利四世与皇后离婚。此外,亚历山大二世批准诺曼底威廉公爵进攻英格兰;又许可意大利南部诺曼人征服了西西里。这样,就将教皇的权威置于俗世政治权威之上。

    (五)希尔得布兰成为教皇:主后1073年,在一个意外的情况下,他自己成了教皇。那时,希尔得布兰正在拉特兰宫主持亚历山大二世的丧礼,群众们突然高呼他为教皇,他们狂热地将他抬到圣彼得教堂,把他放上教皇座位,奉为教皇。就这样,希尔得布兰未经提名选举,没有按主后1059年宣言的规定而成为教皇。只是,过不久,红衣主教们举行了一次正式投票,追认此事合法。

    (六)屈辱德皇亨利四世:为了将授衣给主教的权利自皇帝手中转移到教皇手中,终于在教皇贵钩利七世和德皇亨利四世之间,爆发一场激烈的摩擦。主后1075年,亨利四世趁着他在军事上大获全胜的时机,公然违反教皇禁止平信徒授衣礼的宣告,而给三位主教行了授衣礼。对此,教皇贵钩利送了一封措辞严厉的谴责信给德皇亨利。亨利接信后勃然大怒,遂召开主教会议,会中宣布不再尊奉贵钩利为教皇。随后,教皇在罗马的一个会议中,宣布革除德皇的教籍。

    于是,德皇颁了一道谕令给罗马百姓,要求将教皇逐出罗马城;在这同时,教皇也送了一封信给德国百姓,叫他们另选新王,除非亨利悔改。结果德皇的谕令,没有罗马人理会;而教皇的要求,却在德国掀起了热烈的反应,德国的贵族们举行一次会议,大部份人主张立即废黜亨利。在这危急的情况下,德皇亨利四世不得不屈尊降卑,亲自爬越冰冻的阿尔卑斯山,前往求见正赴奥斯堡会议的教皇,向他认罪,恳求赦免,因而获得教皇的赦罪,并解除了他“革除教籍”的判决令。

    (七)死于被放逐途中:上述事件,仅暂时结束教皇与德皇之间的摩擦,但是彼此的嫌隙,并未过去。接下来是一片混乱的局面:在德国有了两个对立的皇帝──亨利四世和另一新皇鲁道夫;在罗马也有了两位对立的教皇──贵钩利七世和另一称为“反教皇”(Antipope)者。后来鲁道夫死于和亨利的战事中,亨利遂率军攻取罗马;贵钩利求助于意大利南部的诺曼人,虽迫使亨利退出罗马城,但因诺曼人大肆屠杀劫掠罗马,导致罗马人对教皇心怀忿恨,使贵钩利无法再立足于罗马。主后1085年,他在随诺曼人南行途中去世。他临终时说:“我所爱的是义,恨的是不义,所以我死在外地。”

    (八)渥木斯协定The Concordat of Worms):贵钩利死后,为“授衣礼”的斗争,又继续了三十七年。主后1122年,经过长期疲惫的斗争,终于订下了双方同意的渥木斯协议。根据协议,由教皇在叙任主教的“授衣礼”中颁赐属灵职位的象征(戒指与杖),而皇帝则以“令牌之触”颁赐封地。

 

【十字军运动】(一)十字军东征的背景:回教徒于第七世纪中叶,攻取了圣地,不过仍准许基督徒为着宗教的目的去耶路撒冷朝拜。直到十一世纪时,圣地落入土耳其人手中,他们对基督徒之巡礼圣地,丝毫不表同情。而千百年来,罗马教会极力提倡人们往圣地朝圣,作为受水礼后犯罪得蒙饶恕的方法。故此,土耳其人的敌视态度,激发了西欧的基督徒,要把圣地从回教徒手中收复回来。

    主后1054年,东西方教会分裂;1070年,土耳其人占领巴勒斯坦,更进而威胁康士坦丁堡;1073年,贵钩利就任教皇。在危急的情况下,东罗马皇帝向教皇贵钩利求救,帮助他们抵御土耳其人,并且应允教皇,如果教皇给与援助,他将终止东西方教会的分裂(当时东方教会控制在东罗马皇帝手中)。

    东罗马皇帝的请求使教皇大为动心,因为历史上再也找不到这么好的机会了。贵钩利以为他可能同时完成三件大事:(1)保全东方教会,使不致落入回教徒手中;(2)东西方教会再度合一,医好分裂的创伤;(3)建立全球性、宇宙性的教皇统治。所以他计划亲自带领五万军人,前去“与神的敌人争战,直到耶稣基督的坟墓所在地。”然而这个计划却因他卷进与亨利四世授衣礼之争,而无法实现。

    (二)第一次十字军东征:主后1095年,教皇乌耳班二世(Urban II)在法国克利孟特(Clermont)公开演讲,题目是“圣地与土耳其人”。他的言辞煽起了群众的情绪,在他的号召下,成千上万的人愿意前往圣地,要从土耳其人手中夺回耶路撒冷与耶稣之墓。每一个参加的人,都在袖子上缀一个“红十字”,作为赴圣地的记号,于是形成了一支“十字军”,要为基督教打圣仗。

    第一次十字军东征于主后1096年出发,从欧洲各国集结了约五十万人。当这支没有纪律的乌合之众向东进军时,所到之处,尽成荒场。经过了三年,终于夺回了耶路撒冷,在巴勒斯坦设立了基督徒的王国,由十字军武士们统管。那时十字军内所剩的人,不到四万。等不多时,回教徒复又来攻巴勒斯坦,他们被迫与回教徒订立和约。虽然这第一次东征所建立的王国,维持了八十多年(直到主后1187年),但却是一个衰弱无能的政府。

    (三)第二次十字军东征:主后1147年,为着援助摇摇欲坠的耶路撒冷王国,再次东征。这次是由法国的路易七世和德皇康拉德三世领军。路易七世参加十字军的目的,是为了自己放火烧毁一间有一千二百人在内的教堂而赎罪。由于路易和康拉德不和,是次出征失败,结果大部分十字军未能到达圣地。

    (四)第三次十字军东征:主后1187年,耶路撒冷落入回教徒撒拉丁(Saladin)手中,于是英王狮心理查德(Richard I, LionHearted)、法王腓力(Philip Augustus)及德皇腓得力巴巴洛撒(Frederick Barbarossa)组织了第三次十字军东征;德皇在途中不幸溺毙,法王半途而回,唯有英王狮心理查德到达,但也只与撒拉丁订立协约,准许基督徒朝拜圣墓(Holy Sepulcher),即耶稣之墓。

    (五)其余十字军东征:连同上述三次,大多数史学家认为十字军东征一共有八次,另有一次是悲剧性的“孩童十字军”,前后共持续二百年之久。没有一次东征达到目的,长久下来,教皇越来越不易激起东征的热情。因此,到第十三世纪中期,它默默自历史上消失,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国人才自土耳其人手中夺得巴勒斯坦。

    (六)十字军东征的影响:十字军运动带来如下的结果:(1)破除了旧日的隔离,促进基督徒国际间的大交流;(2)康士坦丁之陷落,延缓了三百年,使中欧巩固基础,免于回教徒之侵占;(3)根本破坏了封建的贵族政治,并促进了君主政体之成长;(4)促进工艺、商业、制造、文学之复兴;(5)使教皇成了西欧的最高统治者,号召一些效忠于他的俗世君王,去对付不肯服从他的所谓“异端者”;(6)养成一种宗教的不能容忍之精神,并为罗马的异教裁判所之先导;(7)唤起了一种对古圣遗物和圣地的兴趣;(8)打开了许多西方人的眼睛,叫他们看见一个新的世界。从此以后,西方人也多有与东方人交往的思想,东去传道者日多。

 

【依诺森三世】依诺森三世(Innocent III11981216)担任教皇时,是教皇权势的巅峰时期。他运用权术,贬去皇帝的帝位,强使西班牙和法兰西的国君顺服他的威势,要各国向教廷纳年捐,而最奇观的一件事,是把英王约翰屈辱了。借着禁令与其它强制办法之施行,依诺森三世把每一个属世政府都收服在自己的权下,他宣称他是神统治世界的直接媒介,他也实际这样做到了。

    1215年第四次的拉特兰会议,是罗马天主教正式统治高峰的标记。这个会议所表现的普世属灵、属世政权对教皇的一致顺服,不是绝后也是空前了。康士坦丁堡的主教,从前本是一个强大的对手,现在也要俯首跪下了。至此,罗马主教果然成为属灵与属世的普世之主。伟构完成了,它的建立者以为它是永远的,但不到一百年,它却开始瓦解。

    依诺森三世是第一个使用“基督的代表”(Vicar of Christ)这个名号。他宣称彼得和他的继承者传留下来的管治权力,不单是对教会,而是对整个世界。他认为教皇这个职务是“半神”的,处于神与人之间;在神之下,却在人之上。他自称为麦基洗德,是有祭司身分的君王,要使世上出现一个集中合一的基督教社会。教皇在一切人类属灵与世俗事务上有无上权威的理论,被依诺森三世实际施行了。他使国王成为他的藩属,设立“异端裁判所”,推动第四次十字军,引领举行第四次拉特兰会议。依诺森在位期间使百姓所流的血,较任何一教皇都多。持异议者都不被容忍,受到严厉的对付。

 

【反对教会世俗化的清流】正当依诺森三世控制了整个基督教王国时,罗马大公教会世俗化,教皇沉醉于权力中,引起有些人开始公然的或暗中的抗议。较著名的有两班人:

    (一)迦他利派Cathari):迦他利派又被称为亚尔比根派(Albigenses),因为他们有很多人居住在法国亚尔比(Albi)。在教会理论方面,迦他利派认为真正的教会是永恒的,并毋需以高压手段来维持它的存在。“迦他利”就是洁净之意,亦即清教徒(Puritan)的意思。他们的教师们无畏地批判教会仪式上的各样错误,借着传讲神的话,带领弟兄们进入新的生命。在这些教师之中,有两位特别出名:一位是在布律依的彼得(Peter of Brueys),另一位是在克吕尼的亨利(Henry of Cluny)。

    迦他利派热心研读新约,宣扬其道德及强调爱,又用白话翻译新约。他们坚持有二个教会:真正的教会就是他们自己,另一个邪恶的教会就是罗马教廷。他们公然而直接的对罗马教廷作出批判,遂带来可怖的镇压。

    (二)瓦勒度派Waldenses):瓦勒度派这个名称最初是指一批住在阿尔卑斯山南部山谷中的信徒。有人猜测这个名称是由一个里昂(Lyons)的商人彼得瓦勒度(Peter Waldo)之名演变而来的。但他并不是瓦勒度派的创始人,他不过是在他们中间的一个传讲神话语的人,殷勤服事,颇受人尊敬。

    瓦勒度派信仰建基于圣经多于其它人为的信条。他们拒绝承认教皇与主教,并认为罗马大公教会腐败,没有资格成为真正基督教会的领导者。他们坚信平信徒有权传教,但亦有自己的教士组织。他们否定向死人祷告的能力、炼狱的教义、拉丁祷文、教会音乐、强制忏悔,以及除了圣洗、圣餐以外的一切圣礼。他们主张圣经才是基督教的表征,而不是十字架。他们不肯颂读使徒信经,也不肯敬拜圣徒、偶像和圣物。

 

【异端裁判所】多米尼古(Dominic11701221)所组织的教派,原初的目的是在借着讲道,要把异端者挽回到罗马大公教会里来。1233年后,多米尼古教派受托去把不奉国教者搜出来,加以惩处。

    异端裁判所(Inquisition)虽是依诺森三世时所开创的,但等到1223年贵钩利九世时才成为正式的官方组织。它是利用特别的教会法庭来对付异端。在教会早期,对异端的惩罚通常只是革除其信徒的教籍,肉体的惩罚是早期教父所不容许的。后来基督教成为国教,世俗公侯皆视异端为反对国家的罪行,遂充公财物,或甚至将他们判死刑。异端裁判所获教皇授权可惩处信奉异端者死罪,于是烧死、切去耳鼻、舌头、烙刑等各种极刑,无所不至。被控为信奉异端的人不准有律师,亦不可以查问谁是原告;孩童和罪犯的见证都可用作指证异端者,但不能为他辩护;被告在证实无辜前,一直视为有罪;忏悔可能得以减刑,由死刑改为终身监禁;一切为被告辩护的人都会被控教唆人信奉异端,并会受罚。

 

【拥戴教皇的著名教士】(一)伯尔纳Bernard10901153):在教皇权势高于世俗君王的时期,大部分圣职人员和修道士的属灵情况,反而日趋下沉。然而,在这段黑暗时代中,也不是没有真诚的基督徒;从中世纪许多诗歌中,可以看到深度灵命的流露;其中很熟悉的一首是伯尔纳所写的“至圣之首今受创伤”。伯氏曾写信给教皇说:“谁能让我在离世之前,看到教会恢复旧日的秩序?当日使徒撒网,是为得人,不为得金银!”

    伯氏以讲道著书博得大名,然而更受大家佩服的,是他活泼的信心,和清洁的行为。他信心和行为的特点,出于他常记念耶稣替世人受苦,因耶稣的爱,他就生出爱耶稣的心来。他说:“我们越爱神,就越知道神。”伯氏在当代宗教界影响力空前伟大,至今都承认他为中世纪圣徒领袖之一。伯氏且是一位殷勤努力致力于将基督徒带回罗马大公教会的人士。他口才出众,精力过人,思想敏捷,并且拥有当时罗马大公教会中很少有的特性,那就是品格高尚,所以后来路德和加尔文也对他称许有加。但是他是一个极端不容忍的人,他苦毒地批评攻击那些不受他们承认的创始人的团体,他说那种团体中的人乃是魔鬼之灵的传人。

    (二)弗朗西斯Franciscus11821226):弗朗西斯于1182年生在意大利。父亲是个富商,自幼过享乐的生活;二十岁时,因一场危险的疾病而归向基督,从此以后,献身过贫穷、慈善的生活。与他有同样看法的人,也加入他的阵营,成立了“方济会”。

    法氏坚持过贫苦生活,僧侣们必须亲手做工,不计酬劳,也不可为明天忧虑,除了当天的必需品以外,其余全部赒济穷人。法氏酷爱一切被造之物,他甚至向小鸟讲道,并以“贫穷女士”为他的情人,为她歌颂。他的口才极佳,藉讲道,他感动了无数人心。

    法氏极为热心,对主以及完善的品格有一份的狂热。身体软弱,但是为了宣教的异象,他远赴埃及和叙利亚,向穆罕默德的信徒传讲基督。他当初为门徒所订立的规条,后来反倒被募捐所取代,原本追求的贫穷反倒成了富足。这些规则一直腐化至成了捆绑人于罗马大公教会的权威之下。弗朗西斯生前看到这些变化,使他哀痛至深,虽然后悔,可是他依然不改对罗马大公教会体系的忠贞。

 

【经院哲学的发展】十二世纪后,在西欧开始有一种的新兴运动,这运动就是“经院哲学”(Scholasticism)。经院哲学之得名,是由于这运动是由当时的学府发展出来,并环绕这些学府里的学者的著作而研究。这是一种新的学术倾向,研究信仰与理性、实名论(realism)与唯名论(nominalism)之间的关系。经院哲学的一大特色,就是利用哲学中的辩证法。他们努力而技巧地使用逻辑与形而上学去研究神学问题。经院哲学家的教学方法是用讲授(lectio)和对辩(disputatio)方法。他们在公共场合中向听众讲解其学说;或者当一种观念提出后,其它人提出相反的见解,然后再对相反见解作出答辩,这种答辩方式是一种对原本观念的演译过程。经院哲学家典型的写作方法是用“注释”来对整体神学作出有系统的解说,这种方法称为“纲领”。

    十二、三世纪,较出名的经院哲学家和大学教授有:安瑟伦(Anslem10331109)、亚伯拉德(Abelard10791142)、笏哥(Hugo of Victor10961141)、彼得伦巴(Peter the Lombard11001164)、艾伯特马格纳斯(Albertus Magnus11931280)、多马亚奎那(Thomas Aquinas12251274)、敦司苏格徒(Duns Scotus12641308)等人,均被称为“中世纪教授”;而其中最突出的人物当推多马亚圭那。

    多马亚奎那是十三世纪学术界的巨匠,学者中的天之骄子,对罗马大公教会神学起了无人能及的影响的神学家。他醉心于研究和写作之中,冷峻地强迫自己追寻真理。他身材虽然异常高大,但他的健康却很衰弱。他由于过分沉醉于研究之中,竟至无力站立。他的寿命只有四十九年,但留下庞大数量的文学著作,包括六十部书籍和很多诗歌、释经书和关乎宗教生活的作品。他的代表作是“反异端总论”(Summa Contra Gentiles)和“神学总论”(Summa Theologica),后者成为今天罗马天主教神学教育的基本教材。多氏在主后1880年更被追认为所有天主教大学的总监。

 

基督教阿们网